【每日一习话】今天的中国,是赓续民族精神的中国******
习近平:今天的中国,是赓续民族精神的中国。这一年发生的地震、洪水、干旱、山火等自然灾害和一些安全事故,让人揪心,令人难过,但一幕幕舍生取义、守望相助的场景感人至深,英雄的事迹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每当辞旧迎新,总会念及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浩然之气,倍增前行信心。
这段话出自2022年12月31日习近平主席发表的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支撑。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培育形成了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滋养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习近平主席在多个重要场合对此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过去几年,在发表新年贺词时,习近平主席总会深情回顾一幕幕彰显民族精神的感人场景。从守岛卫国32年的王继才,到用身体保护战友的杜富国,从把青春和生命献给脱贫事业的黄文秀,到在疫情防控中逆行出征的白衣天使,从同心协力抗洪救灾的广大军民,到每一个在平凡岗位上倾情奉献的凡人英雄……每一个场景总能激荡起我们内心的感动与力量。
回首2022年,千千万万普通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人民具有的伟大民族精神。在北京冬奥赛场上,奥运健儿奋勇拼搏、争金夺银,让我们感受到全力以赴、永不言弃的中国力量。在泸定地震发生时,为了让下游村庄免受洪水威胁,水电站员工不顾危险逆向而行、拉闸泄洪,彰显了恪尽职守、义无反顾的中国精神。面对熊熊山火,成千上万名群众主动出战、团结作战,成功阻断山火蔓延,书写了守望相助、众志成城的中国情感……这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总能让人倍感温暖、充满力量,更加坚定我们前进的信心。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充满光荣与梦想,也有不少风浪与挑战,需要我们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在前进路上,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不断增强我们中国人的志气、底气、骨气,攻坚克难、奋进拼搏,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本期解读:陈锐海 央广网评论员
马明宇:中国足球最应学习德国足球面对逆境时的坚韧******
中新网北京5月13日电 (记者 卢岩卞立群)近日,在中新社“东西问·中外对话”栏目中,2002年韩日世界杯中国国家队队长马明宇对话德国足球名宿克林斯曼。马明宇表示,中国足球最应该学习德国足球面对逆境时的坚韧。
马明宇认为,德国足球风格务实简练、团队配合严谨、历史积淀深厚,特别是在大赛中,身处逆境时善于打“逆风球”。“追溯到1954年德国队和匈牙利队的比赛,当时后者是夺冠热门。德国队在小组赛阶段3:8失利,差距非常大。在决赛中两队再次相遇,匈牙利开场8分钟就进了两个球,结果德国队3:2反超夺冠,创造了伯尔尼奇迹。”
“时隔20年,德国队与夺冠热门荷兰队在决赛中相遇,也是在荷兰队先进球的情况下,被德国队反超。1982年世界杯半决赛中,德国队和法国队在常规时间1:1战平。加时赛阶段法国连入两球,后来鲁梅尼格带伤上阵,德国队奇迹般连入两球扳平比分,最后在点球大战中取胜。”
“所以,德国在踢‘逆风球’方面是有历史的,中国足球最应该向德国足球学习这种坚韧的精神。”马明宇说。(完)